2024年07月19日 |  加入收藏  |   |  注册

  •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新闻详细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以案说险:选择正规投资机构,警惕网络理财陷阱

    • 案例介绍
       
          2023年8月份,客户张阿姨前往网点办理定期销户业务,其定期尚未到期,但希望将全部提前取出。工作人员咨询客户提前支取的用途、交易对手等情况,了解到客户通过微信群聊并经人推荐购买一款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且对方承诺可以保本。工作人员立刻判断该笔资金为风险交易,张阿姨可能正在遭受诈骗,随即对客户进行劝阻并核验对方信息真实性,联系到了推销这款产品的微信好友,告知其该类骗局并嘱咐不要继续转账,并建议其立即联系警方进行止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普及常见金融诈骗手段后,客户打消了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的想法,并表示今后会多加注意,不会再轻信网络上的陷阱和诱惑。
       
      案例分析
       
          近年来,金融诈骗事件不断发生,很多人像张阿姨一样是通过微信聊天群、短信推销等方式发现一些所谓的“低风险高收益”或者“保本高收益”的投资。
          在本次案例中,张阿姨想要通过购买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获得收益,但对方提供的理财产品为虚假产品,所幸及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劝阻,成功化解了此次资金损失风险。在理财投资类骗局中,常见的套路为嫌疑人为自身营造“理财大师”人设或经熟人推荐,随即在添加受害者联系方式并获取信任后拉入特定群聊,抛出“高回报”诱惑并使其快速盈利,诱导受害者投资加码,最后悉数骗走钱财。无论是亲朋亦或是好友,一旦出现推荐购买不明渠道投资理财产品的行为,需提高十分警惕,不贪图一时的高收益高回报。如已遭遇诈骗,需第一时间报警处理,同时要有意识地保存好转账凭证以及社交软件聊天截图、通话记录等相关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
      风险提示
       
          1.投资方面一直以来的规律都是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并不存在低风险高收益。像一些宣传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绝大多数都是金融诈骗。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等宣传。
          2.选择正规销售渠道。消费者应当在正规营业场所接受金融服务,通过官方线上线下渠道购买产品,切忌通过微信聊天群、电话推销或非官方网站等方式进行投资。
          3.提高警惕,谨慎交友,不盲目加群。网上交友,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他人,不要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大师”“大V”“大咖”等各种花言巧语而冲动跟随投资。
          切勿轻信花言巧语,莫碰“暴利”蝇头小利,远离投资陌生平台,人人都需随时保持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